2025年4月24日下午,青岛滨海学院科研处成功举办了小珠山校区第六讲“滨海讲坛”,由商学院黄艳教授主讲,主题为《国潮引领电商助推传统技艺类非遗创新发展之路》,全校共有300余名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黄艳老师以“晨光文具×京剧IP”跨界合作为切入点,指出国潮文化通过挖掘非遗中的东方美学与匠心精神,正成为激活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她以“马面裙”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场景化营销为例,展示传统服饰通过现代穿搭设计实现文化认同到消费转化的成功路径——相关产品在淘宝销量增长超300%,印证了国潮对非遗商业价值的赋能效应。

针对非遗“传承难、变现难”的痛点,黄艳老师聚焦电商平台的破局作用。她以国家级非遗“纸翻花”为例,讲述其通过短视频展示72变技艺,单月抖音曝光量破亿,并开发亲子手工套装等衍生产品,实现从技艺展示到文化IP打造的转变。“直播带货让传承人现场演示苏绣针法、陶瓷烧制等技艺,观众可以边看边买,直接打通非遗传承与市场转化的双链路。”她强调,电商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非遗叙事方式的重构。
在创新发展路径方面,黄艳老师提出“三维赋能”模型:产品端融合国潮元素开发文创产品,如徽州木雕与智能音箱的结合;营销端借助电商大数据精准对接Z世代需求;人才端构建“传承人+设计师+电商运营”跨学科团队。她特别指出,非遗保护应从“博物馆式留存”转向“生产性保护”,通过电商让传统技艺在市场实践中实现传承与创新。
此次讲座既是一次传统文化与数字经济的深度对话,也为商学院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提供了产教融合的新思路。未来,学院将结合讲座内容优化相关课程设计,推动“非遗电商”实践教学项目落地,助力学生掌握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与商业转化的核心能力,为非遗创新发展培养更多“懂文化、会运营、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